大手笔!锂电龙头亿纬锂能拟定增募资90亿,加码动力电池
炒股就看,大手电龙定增权威,笔锂专业,头亿及时,纬锂全面,募资码动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亿加
8月11日晚,力电动力电池公司发布定增说明书(注册稿)称,大手电龙定增拟定增募资不超过90亿元,笔锂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投资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产能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头亿
值得注意的纬锂是,本次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亿纬控股及实际控制人刘金成和骆锦红,募资码动发行价62.95元/股,亿加发行1.43亿股。力电截至8月11日收盘,大手电龙定增亿纬锂能报98.58元/股,市值1872亿元。
建设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项目
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产能建设项目,包括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和HBF16GWh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拟分别投入募集资金34亿元、26亿元。
来源:公司公告具体来看,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建设期为3年,拟在湖北省荆门市建设46系列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线。达产后,将形成年产约20GWh46系列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产能。
HBF16GWh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拟在湖北省荆门市建设方形磷酸铁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约16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产能。
亿纬锂能表示,本次募投项目建成后,公司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产品的优质产能规模将实现进一步扩张。至2027年,本次募投项目释放产能约34.20GWh,占同期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的比例约为1.43%。
公司表示,此次定增有利于抓住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市场机遇,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稳固公司行业地位,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8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7月,亿纬锂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0.58GWh,位居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第七名。
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超预期发展的背景下,GGII预测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16GWh,迈入TWh时代,未来动力储能电池市场将达到万亿级别市场规模。
加快扩产步伐
亿纬锂能表示,本次“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生产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是公司原有18系列、21系列圆柱电池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目前,公司已通过中试线完成了大圆柱系统产品的试生产,尚未实现批量销售。
公告显示,46系列大圆柱电池由特斯拉率先应用于其Model Y的生产制造并已实现批量销售,目前下游电池厂商中除亿纬锂能外,仅有特斯拉、松下、LG新能源、等少数企业进行了46系列大圆柱电池的产能布局。
8月5日,亿纬锂能宣布,8月2日,亿纬首件搭载自主研发46系列大圆柱电池的系统产品在研究院中试线成功下线。
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加快产能扩张。3月29日,亿纬锂能宣布在匈牙利建设大圆柱电池工厂。
在今年3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表示,公司已经公告了200GWh动力电池的建设方案,会在2022年底建成。并且应对不断新增的需求,也在规划新的工厂。
指出,公司产能快速扩张中,目前公司已经公告的电池规划产能超过312GWh,对应权益产能超280GWh,公司率先投产大圆柱20GWh。预计公司2022年起将逐步开始放量,2023年有望迎来放量大年,预计2022-2023年分别出货25GWh-30GWh/65GWh-70GWh,带动业绩高速增长。
此外,公司大圆柱三元电池具备先发优势,当前已锁定国内外一线客户。LFP方形电池在储能和乘用车均有发力制造水平已经跟一线龙头接近,在车企多元化供应链背景下,公司市占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开源证券认为,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总规划产能目前高于竞争对手,有望在大圆柱上处于全球领先。
编辑:王寅
- ·对冲基金近期大举回补空头,但仍不愿做多贵金属!
- ·投资人感慨:江湖变了,光靠钱几乎根本拿不到好项目了
- ·县域银行如何逆袭?浙江东阳农商银行新书发布!
- ·辽宁沈阳市内九区:暂停中小学、托幼机构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线下教学活动
- ·一台顶鹤岗5套房!单价超50万的高压氧舱,是逆龄神器还是富人智商收割机?
- ·就业市场降温之际“四大”持续扩招 安永将招聘约22万人
- ·央行、银保监会: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 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
- ·24家险企人身保险产品有问题被通报!涉及国华人寿、泰康人寿、华夏人寿等
- ·福建银保监局等部门联合发文 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 ·北京金融局副局长赵维久:北京市北交所上市公司13家 城市排名全国第一
- ·20分钟上演“地天板”,这只次新股火了!上海透露氢能产业目标,规模剑指1000亿元,上市公司布局浮出水面
- ·欧美反垄断机构紧追不舍,美国科技巨头“腹背受敌”
- ·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成功举行
- ·400亿龙头加持!头部玩家递表IPO,氢能赛道上市潮来了?
- ·比亚迪官宣全系车型涨价 “反向操作”意在“一石二鸟”
- ·“中”字头持续大涨,国资央企迎多重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