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创新药品获批数量居全国之首
转自: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张月朦)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北京“两区”建设的本市重点领域之一,两年来取得丰硕成果。创新昨日,药品在“两区”建设两周年新闻发布会(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专场)上,获批北京市药监局、数量首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居全昌平区、本市大兴区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发布了“两区”建设相关成果。创新
北京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药品今年2月,获批针对北京“两区”建设出台的数量首第一个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实施以来,已完成38项,居全完成率达到76%,本市13项需取得国家有关部门授权同意的创新事项已落地实施6项;37条涉及本市事权的政策措施,已完成32项。药品
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屈浩鹏介绍,《方案》是针对北京“两区”建设出台的第一个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既为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也为国家自贸试验区发展、全国生物医药产业改革开放进行了有益探索。《方案》以问题为导向,提出17项50条政策措施建议,加快推动创新要素聚集和便利化流动,构建新机制、探索新实践、助力新开放。截至目前,50项措施已完成38项,完成率76%。13项需取得国家有关部门授权同意的事项已落地实施6项;37条涉及本市事权的政策措施,已完成32项。
北京市积极发挥首都资源优势,率先在全国范围内突破现有审批和管理方式,打开行业开放大门。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北京市对临床试验用途的干细胞等人源化细胞入境检疫采用一关审批、多地开展临床试验的监管新模式,进一步简化了人源化细胞入关手续,实现了集约高效监管。在国家药监局支持指导下,北京市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已面向企业提供服务,仅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就有17个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获批,数量居全国之首。
屈浩鹏介绍,北京市实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研发用物品进口的瓶颈问题。同时,紧盯政策的落实效应,方案制定与项目储备同步推进,试点方案6月20日出台,第一批“白名单”就于6月28日发布,8月5日北京研究中心的“左布比卡因混悬液”和“聚乙二醇300溶液”在首都机场成功通关,已启动某新药品种研发。“白名单”打通了研发环节的一个关键堵点,助推了新药创研进程。
针对探索健康医疗数据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疗数据标准化和院际间开放互通,市卫健委制定了《北京智慧医疗健康实施方案》,确定智慧医疗健康的总体目标,形成北京智慧医疗健康整体架构图,打造包括服务居民个人、服务医疗机构、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城市运行四大类16个关键应用场景。
围绕建立与本市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相适应的审评审批和检验体系,市药监局制定并经市政府批复《北京市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若干措施》,构建“两品一械”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建设全国首个疫苗检验中心项目。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延伸
昌平大兴探索制度创新 形成一批“首创案例”
“两区”政策助力之下,各区也涌现了一批生物医药领域标志性重点项目。昌平区紧抓“两区”机遇,聚焦医药健康等主导产业,持续深化改革开放,通过强化政策赋能、项目赋能、服务赋能、生态赋能,“两区”建设首批63项制度创新任务全部完成,形成了一批“首创案例”,“两区”建设入库项目累计达到520个,预计投资额达到788亿元(不含已落地项目资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全面激发,全区科技创新呈现出“井喷”态势,新增专利授权年均增长20%以上。自2014年国家器械“绿色通道”开启以来,昌平区获批上市的创新器械达到21个,占全国的12.1%。
大兴区基于其资源禀赋,紧紧围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离岸贸易两个特色,率先在全市探索全链条开放突破的重点领域。两年来,大兴生物医药产业落地国家级高新企业2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近50家,实现2021年医药工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占全市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0%。
北京市中医药资源丰富,汇集了众多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具有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在“两区”建设中发挥中医药作用,该局通过加强行业管理、规范行业行为、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创建中医药服务贸易新场景、发展中医药国际医疗旅游等创新举措,促进北京市中医药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 ·宜人金科Q3净利润达2.703亿元 预计Q4营收至多达11亿元
- ·“国民神车”归来!众泰“摘帽” 推出新车后又要大手笔布局新能源
- ·郭树清:全面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坚决遏制脱实向虚
- ·信创类基金反弹 原油QDII领跑
- ·65-70美元!俄油价格上限或高于预期 油价短线下挫跌超3%
- ·多部门发声,培育一批\
- ·能源供应链悄然改变,行业黄金窗口期到来?
- ·疯狂卷!Twitter有员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应对裁员危机
- ·钢铁行业上半年供需失衡 逾八成钢企净利下滑
- ·盛京银行起诉恒大子公司:向恒大提供约325亿元资金未能收回
- ·18年后,龙湖完成深度机构化的转身
- ·取暖产品订单排至明年,中国“过冬八件套”为何走俏欧洲?
- ·世界制造强国之路怎么走?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 ·股价创年内最大单日涨幅 贵州茅台对未来稳健增长信心足
- ·科技助力品质棉花丰产,加强棉花新品种培育
- ·新国标落地!今年买羽绒服 不看“含绒”看“绒子”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将营造更加优质的开放环境 健全更加安全的开放体系
- ·百强房企销售拿地降幅收窄 地方政策料加码
- ·打造3500亿元市场!五部门发文:加速虚拟现实在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
- ·央行行长易纲:近期房地产销售和贷款投放已有边际改善
- ·11月房贷利率继续下跌,103个重点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为4.09%
- ·平安好医生,能“医”好自己吗?高度依赖平安集团,自身造血能力、持续成长性遭质疑,商业模式没有真正跑通
- ·中长期利好黄金!鲍威尔本周大概率加息75个基点,或暗示未来放缓加息步伐
- ·西维斯健康等三大美国零售药店同意支付138亿美元以解决阿片类药物诉讼
- ·近30万股民“无眠”?刚刚,股价真崩了!更有突发大风暴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屡创新高 广汽、蔚来等新能源车企自造电池寻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