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首日票房破2亿!沈腾马丽“双王炸”,首日场次刷新国产片纪录,票房预期55亿
7月29日,双王炸由沈腾、独行马丽主演的月球科幻电影《独行月球》登陆全国院线。该片人气颇高,首日沈腾首日刷新首日场次刷新国产片的票房破亿片纪纪录。
截至7月29日午间,马丽该片上映首日的场次累计票房(含预售)突破2亿元。根据相关平台票房预期,国产该片最高票房预期达55亿元,录票有望超过同类型的房预影片《流浪地球》,有提前观影的期亿人士称该片是《流浪地球》后“最佳科幻电影”。
具备爆款潜质的双王炸《独行月球》,出品方涉及上市公司包括、独行,月球联合出品方有横店影视。首日沈腾首日刷新这部影片对于电影市场将起到极大提振作用,院线端亦受益明显,包括万达电影等头部院线上市公司将有望取得可观的票房回报。
市场预期爆棚
资料显示,《独行月球》兼属喜剧和科幻题材,讲述了独孤月(沈腾饰)参与拯救人类的月盾计划,但因错过领队马蓝星(马丽饰)的撤离通知,不得不独自在月球生活并面对各类突发情况与灾难的故事。剧情属于合家欢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独行月球》的上映对于电影市场有较大意义。随着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城市影院复工,全国的电影市场进入恢复期,而《人生大事》《侏罗纪世界3》的先后上映,助推票房增速。不过,两部影片体量有限,《独行月球》则被市场一致认为有能力大幅推高总票房。
《独行月球》在7月19日官宣定档,次日开启预售。截至7月28日12时,影片《独行月球》点映及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元。此外,截至7月28日13时,《独行月球》首日(7月29日)场次达18.77万场,刷新国产片首日场次纪录。此前该纪录为《唐人街探案3》在2021年2月12日创造的首日场次18.76万场。而截至7月29日上午,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独行月球》的排片场次达20.97万场,占比高达61.9%,排片第二的《神探大战》排片占比仅有10.3%。
7月24日,《独行月球》举行了首映礼,部分观众先睹为快。《独行月球》的品质受到业内人士肯定,该片票房预期也一路走高,根据灯塔专业版给出的媒体预期,其票房区间预计在37.7亿元-55亿元,有券商分析师也给出至少40亿元的看法。
从近年来暑期档电影看,过去11年中有6年的年度票房冠军诞生在暑期档。其中《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八佰》《我不是药神》票房居前,分别为56.95亿元、50.36亿元、31.11亿元、31亿元。与《独行月球》类型相近的影片《流浪地球》票房达46.88亿元。综合来看,《独行月球》的票房预期显示其有较大潜力。
不过,《独行月球》要达到上述票房预期并不容易。目前市场对于《独行月球》的票房走向存在一定分歧。猫眼研究院分析师刘振飞给予了较为乐观的预期,他认为从市场角度来看,爆笑喜剧有一定票房上限,大概在25亿元的规模。而以2021年春节档票房冠军《你好,李焕英》为代表的温情喜剧,证明了在笑料充足的基础上,融入具有广泛共鸣的泪点,能够突破爆笑喜剧的上限,取得更高的票房。所以从点映期间观众的反馈来看,《独行月球》具有突破传统喜剧票房天花板的潜力。
多家上市公司或受益
作为今年暑期档体量最大的一部影片,《独行月球》背后的出品方也受到市场瞩目。
资料显示,《独行月球》的主控出品方为开心麻花,出品方涉及上市公司包括阿里影业、、猫眼娱乐,联合出品方涉及上市公司有横店影视。
分析人士认为,这部影片对于暑期电影市场将起到较大提振作用,将带动更多的观众入场,档期内的其他影片也会受益。而电影市场整体景气度上升,院线端成为最确定的受益方。万达电影、横店影视等头部院线上市公司将有望取得可观回报。
- ·凯添燃气三季度分红除权除息日为11月30日
- ·绿色金融债同比大增85%,双碳目标下绿债市场或迎进一步扩大
- ·诺奖经济学家警告:主流通胀预期只反映一小撮人想法 远非市场全貌
- ·共享单车需骑行在法治轨道上
-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 为新市民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 ·A股明日风口:北京城市副中心印发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
- ·美国通胀哨声又起:拜登拟免除学生贷款债务 通胀压力恐反弹
- ·招行股价跌30%,行长王良斥资百余万加码,浮亏超13万
- ·高途:美国证监会调查终止,不会对公司进行指控
- ·个人账户定向使用后,如何进行就医结算?北京市医保局回应
- ·这个世界更热了,我们的道路晒化了,因全球“气候迁移”来袭
- ·碧桂园服务李长江:疫情影响但基本盘仍稳健 追求有现金回报的利润
- ·湖北银行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因“马鞍”逼近 香港天文台即将改发八号强风信号
- ·余承东:用问界淘汰了宝马保时捷,M7最大缺点是太便宜
- ·华测检测业绩增长毛利率下滑 曾坚定看好的北向资金已开始“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