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新客户签约 正常外汇资金使用需求不受影响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道
继去年、工行个人之后,暂停也宣布将收紧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外汇
4月13日,买卖工商银行宣布,业务约正用需自今年6月12日0时起,新客响该行将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新客户签约及全部交易品种的户签汇资开仓交易。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常外从此前部分银行收紧个人贵金属业务及目前外汇市场面临复杂环境看,金使近期部分银行收紧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主要是受影还是出于防范潜在风险。
同时,工行个人他提醒投资者必要引起重视,暂停重新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外汇做好相关市场研究分析,买卖避免潜在市场波动损失。业务约正用需
工行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新客户签约
随着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波动加剧。近两年,国内商业银行正持续收紧风险较高的个人金融衍生品业务。
4月13日,工商银行官方发布《关于个人外汇买卖及外币兑换业务相关安排的通告》。其中提到,自2022年4月17日0时起,该行将关闭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电话银行和工银E投资渠道。客户可继续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渠道办理业务。
同时,自2022年6月12日0时起,该行将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新客户签约及全部交易品种的开仓交易,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此次仅调整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不涉及个人结售汇业务。个人结售汇业务可正常办理。”工商银行方面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结售汇业务则是指在政策规定的额度内进行人民币与其他可兑换货币之间换汇交易。
而被银行加强风险管控的个人外汇业务带有衍生品性质。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是指银行接受个人客户委托,为其办理两种可自由兑换货币之间的买卖,以规避汇率风险,达到个人外汇资产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种业务。
目前比较常见的外汇币种有:美元、日元、英镑、欧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等。“与大家在银行用人民币兑换外币完全不同,个人外汇买卖业务风险高,波动幅度大。”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工行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其实主要是从防止外汇投机性角度出发,防范风险以及规范商业银行正常的经营范围。在一些经常性的项目下,有正常的外汇资金使用需求,如企业正常的进出口贸易,包括旅游和读书留学等,换汇行为国家还是支持的。
此外,工商银行在公告中强调,调整生效后,为满足资金账户内外币资金互相兑换的需求,自6月13日7时起,客户在签署相关文件后,可通过该行营业网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渠道办理“外币兑换”业务。如未签署,则无法办理外币兑换业务。上述文件仅于首次办理时签署,后续无需重复签署。
多家银行收紧个人外汇买卖业务
2021年以来,多家银行对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持谨慎态度。
去年7月,招商银行连续发布5则公告,宣布对多项个人贵金属业务和个人外汇业务进行调整。
招商银行公告称,自8月23日起,我行将根据新版协议文本,暂停个人双向外汇买卖业务的新开仓交易功能,客户将无法新发起开仓交易,原有交易平仓不受影响。同时,个人外汇期权业务即日起停止发售新产品。
此时,招商银行还提醒:“考虑到外汇市场风险较大,我行未来将进一步从严限制个人双向外汇买卖业务,若您有个人双向外汇产品持仓余额,请保持关注并做好仓位管理,适时降低持仓余额。”
去年8月份,华夏银行发布公告,为顺应市场形势变化,自2021年12月1日0:00点起,将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业务恢复时间将另行通知。
8月31日,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在2021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也提到,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外汇市场波动较大,综合考虑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但客户正常的结售汇业务将不受影响。后期将根据市场变化、客户需要做好各项服务调整。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银行此举是考虑到外汇存在波动风险。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由于全球疫情波动、商品市场波动与通胀压力、国际地缘冲突、发达经济体政策急转弯,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性,各国政策分化等,这些都加剧外汇市场波动。
周茂华提到,整体上,人民币汇率走势很稳,围绕均衡水平双向波动。但美元、日元、英镑、欧元及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波动剧烈。只要外汇市场前景不够明朗,波动剧烈,不排除后续还会有部分机构收紧个人外汇买卖业务。
实际上,工商银行去年还暂停另一项业务,即账户外汇业务。自2021年10月17日起,工商银行已暂停账户外汇业务新客户开立交易账户,并自2021年11月14日起暂停账户外汇业务全部交易品种的开仓交易。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外汇买卖有很多合规风险,在外汇波动期间,也容易被海外对冲基金利用,外汇买卖本身是一种投机品,当前中国对个人外汇兑换本身有一定限制,所以这方面合规压力不小。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提醒,外汇产品、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投资,对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对于普通投资者,如果没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建议参与外汇交易等高风险投资活动。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 ·加速新能源电池布局,贵州规划在2025年实现5000亿产值
- ·冰雪游热度升温:预订订单环比增长近九成,休闲观光主题受青睐
- ·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发展韧性继续彰显——聚焦10月份国民经济数据
- ·香港特首称不会再讨论入境安排0+多少
- ·日盈电子拟定增3.98亿元 大手笔投资汽车智能座舱产品项目
- ·郑秉文:商保如果没有顶上去,医疗个人支付下不来
- ·退出俄罗斯市场一次性亏损241亿日元:日产汽车上半财年净收益下滑超6成
- ·环球时报社评:中国在G20尽显风采,对世界是利好
- ·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出炉:6家险企7款产品入选
- ·国船国造,中国首艘、全球最大LNG运输加注船完工交付
- ·从业禁止新规今起施行,教职员工实施四类犯罪将被终身禁业
- ·白酒保价战:牛栏山一年提价3次,泸州老窖嫌促销掉价撕渠道
- ·豫园股份联合体拿下上海黄金地块:大豫园总建面将超100万平米
- ·文旅部: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
- ·北京市百货大楼部分区域明起恢复营业
- ·主动投案!景德镇农村商业银行专家夏金平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阿根廷足协粉丝代币ARG币大跌逾20%
- ·青岛前三季度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4万元大关
- ·加大科技创新领域投资 政策力推央企新基建项目发行REITs
- ·模拟交易周榜第四名东兴证券易栖来:目前市场整体下跌空间不大 不利因素在逐渐消除
- ·拓尔微IPO前夕近20名投资者入股,5个月内估值暴涨8倍
- ·大摩、花旗预测英国将面临十年来最严重国债供应过剩
- ·深度|重疾险遇冷,多重挑战下,重回“神坛”还有多远
- ·六部门发文力挺小微企业: 贷款可延期还本付息至2023年6月30日
- ·里士满联储行长Barkin:美联储将“尽其所能”遏制通胀
- ·泸州老窖等白酒巨头质疑京东低价销售,白酒公司渠道触网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