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种哺乳动物基因组分析证实 突变频率越高物种寿命越短
这是种哺证实一个困扰科学家多年的谜团——为什么不同的动物有如此不同的寿命?人类可以活到80岁左右,而长颈鹿往往在24岁时死亡,乳动裸鼹鼠的物基物种成年个体只有长颈鹿的两万三千分之一,但它可活到25岁。因组越高越短这表明,分析除了体型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影响寿命。突变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频率一项研究,分析了从老鼠到长颈鹿的寿命16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研究证实,种哺证实一个物种的乳动寿命越长,基因突变发生的物基物种速度就越慢,每年发生的因组越高越短突变越少。
在生物体的分析整个生命周期中,体细胞突变发生在所有细胞中。突变这是频率一个自然的过程,人类细胞每年大约获得20到50个突变。这些突变中的大多数是无害的,但其中一些可能会使细胞走上癌变的道路,或者损害细胞的正常功能。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就提出了这些突变在衰老中的作用,但直到现在,在实践中观察它们仍然有难度。其中一个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皮托悖论”,该悖论质疑为什么体型较大的动物尽管拥有更多的细胞,但患癌症的风险并不高。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6种哺乳动物的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这些哺乳动物的寿命和身体大小各不相同,包括黑白疣猴、猫、牛、狗、雪貂、长颈鹿、港湾鼠海豚、马、人类、狮子、老鼠、裸鼠、兔子、大鼠、环尾狐猴和老虎。
分析显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体细胞突变都是由类似的机制引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呈线性积累,突变频率较高的物种寿命较短。例如,可长到约5.5米高的长颈鹿具有每年约99次的突变率,寿命约为24岁。与此同时,裸鼹鼠也具有非常相似的突变率,每年93次,相似的寿命约为25岁。而裸鼹鼠体型小得多,身长只有约12.7厘米。
研究人员从48个个体中收集了样本,统一从结肠隐窝组织中获取上皮细胞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
研究发现,体细胞突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线性积累,并且,尽管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饮食和生活史天差地别,但突变是由相似机制引起的。
该发现为体细胞突变在衰老过程中可能起作用提供了证据,即随着每个物种寿命的延长,体细胞突变率下降。不过,这些发现并没有为“皮托悖论”提供答案。研究小组发现体细胞突变率和体重之间没有显著联系。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英国桑格研究所的亚历克斯·卡根博士表示,接下来的几年里会将这些研究扩展到昆虫或植物等更多样化的物种。
作者: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 ·上海商场里出现“极速造型亭”,号称45分钟让人变精致
- ·收评:大盘震荡上行指数大幅收涨 两市仅600股下跌
- ·时空伴随人员如何管控?需要隔离吗?专家回应!
- ·个人养老金启航!30年后能靠它养老吗?
- ·四年虚增收入近16亿,合众思壮“专网通信”业务造假内幕被撕开
- ·国家发展改革委派驻齐齐哈尔市挂职干部积极促进当地发展预制菜产业
- ·快讯!俄媒:俄外长称,马克龙确认准备与普京就乌克兰局势继续接触
- ·美芯晟向离职员工实施股权激励,官方信息披露自相矛盾
- ·中粮势赢交易:甲醇宽幅震荡 上下翻飞
- ·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15日开幕,探索“双碳”目标下的“氢”路径
- ·报告:上海、北京和深圳位列可持续发展力综合排名前三甲
- ·被告席上的特斯拉:入华10年,被告250多次,车主诉求多被驳回
- ·老干妈“老”了?经销商吐槽一件货如今只赚两元
- ·中国-中东欧基金二期成立
- ·楼市现“铜九铁十”
- ·供应缺口将推动油价四季度上涨?汇丰:不,明年一季度才会涨
- ·被指包装资产诈骗联创股份进行并购 一名主犯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 ·受疫情影响服务性消费总体放缓,网上零售对销售带动作用持续显现
- ·通鼎互联“贱卖”股权?交易所发函追问:是否输送利益?
- ·深度|重疾险遇冷,多重挑战下,重回“神坛”还有多远
- ·多家银行调整信用卡分期业务 “分期手续费”调整为“分期利息”
- ·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内游轮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
- ·多重利好迎股价大幅回调,碧桂园再启动配股融资39亿
- ·联合国宣布:80亿!本世纪下半叶或达峰值
- ·欧洲央行官员Nagel: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不应导致加息推迟
- ·腾讯音乐美股盘前一度涨近15%,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