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股价已经蒸发60%,主业利润下滑,加大借款力度“补血”
作者:百科 来源:知识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07-05 20:00:18 评论数:
炒股就看,补血权威,东鹏专业,饮料已经及时,蒸发主业全面,利润力度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下滑
五谷君 五谷财经
作为功能饮料第一股的加大借款,自从上市以来,补血业绩保持了高歌猛进的东鹏态势,尤其是饮料已经在竞争对手(红牛)业绩增长大幅放缓的情况下,东鹏饮料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蒸发主业但在疫情多点反复的利润力度冲击之下,东鹏饮料还是下滑撑不住了。
4月29日晚间,加大借款东鹏饮料披露了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补血收入虽然保持了增长势头,但净利润却几乎在原地踏步,主业利润更是下滑了。
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东鹏饮料实现营业收入接近20.07亿元,同比增幅在17%左右,东鹏特饮仍是收入的顶梁柱。
东鹏饮料方面表示,公司继续精耕广东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全国市场,500ml金瓶销量持续提升带动公司的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其中广东区域收入同比增长7.07%,全国区域收入同比增长 5.60%,直营收入同比增长19.89%。
公告显示,2022年1-3月,东鹏特饮作为东鹏饮料的核心产品,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为95.36%,同比增长15.89%;其他饮料收入占比4.64%,同比增长50.53%。
在研报中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东鹏饮料旗下东鹏特饮及其他饮料收入各自同增16%和51%,大单品增长承受一定压力,主因是一季度疫情散发于广东、广西、云南、天津等地,造成东鹏饮料于两广、西南和北方区域收入增速回落,其中3月深圳封控对东鹏饮料的核心广东市场影响最为明显,广东销售占比降至39.3%,拖累公司整体增长;而东鹏饮料于华东、华中及线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长35%、35%和103%,短期疫情影响下依旧录得亮眼增长。
虽然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但今年第一季度,东鹏饮料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到3.45亿元,微增0.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3.31亿元,下滑1.6%左右。
对于利润表现,东鹏饮料方面表示,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增长 17.26%,同时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分别增长 24.03%、20.45%及 29.57%所致。
与此同时,2022年第一季度,东鹏饮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91亿元,同比萎缩36%左右。
众所周知,经营性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疫情反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得发展,现金的流动性就是决定企业创新速度的最重要因素,而通过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管理,就可以不断增加企业内部的资金积累,为企业扩大生产、研发新产品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有些企业在受到疫情的冲击下,公司现金流出现断裂,其部分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难以为继,甚至还引起了股价波动等连锁反应。”著名经济学家陈湛匀直言,企业现金流是衡量企业经营周转是否合理、偿债能力是否良好、是否过度扩张、对外投资是否恰当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决定着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比利润还重要,现金流可以降低财务风险,也影响着企业资信。”
由于经营现金流大幅下滑,东鹏饮料的短期借款直接从2022年初不到6.24亿元升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末14.02亿元,增幅125%左右,主要系本期新增信用证贴现借款。
“经营现金流代表着企业的造血功能,若是短期内恶化,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疫情存在多点反复的情况,”业内人士告诉《五谷财经》,在自我造血功能弱化的情况下,企业都会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补血,比如提高短期借款、发行融资债券,“今年国内有关部门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消费股迎来了好机会,但由于二季度国内疫情略有恶化,消费股估计要等到第三季度才能发力。”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5月7日,东鹏饮料的股价在116元/股左右,距离巅峰时刻(2021年7月股价达到285元/股左右)已经下滑60%左右,大量股民在贴吧中坦言“已被深度套牢”。
让投资者愤概的是,东鹏饮料股价在高位阶段徘徊的时候,部分券商不仅没有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反而继续唱多。
2021年7月15日,研究员于佳琦、陈书慧发布题为“东鹏饮料加大品牌投放区域走向全国”的研报,认为在品牌拉动、渠道推动、管理保障的情况下,东鹏饮料的全国化步伐加快,重申“强烈推荐-A”评级。
无独有偶!
2021年7月15日,民生证券研究员于杰、刘光意在题为“东鹏饮料2021年第二季度收入维持高增加大费用投放快速突围”的研报中指出,东鹏饮料2021年估值高于非乳饮料板块20倍的估值水平(Wind一致预期,算术平均法),但考虑到行业处于高景气和竞争趋缓的窗口期,东鹏饮料有望通过产能与渠道扩张实现全国化,维持“推荐”评级。
然而,自从2021年7月15日以来,东鹏饮料的股价不仅没有维持上涨趋势,反而在不断震荡下滑中,那些在高位进仓的股民已经哭晕在研报的“歌舞升平”之中。
众所周知,我国功能饮料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是一超多强,一超是指红牛,多强则包括东鹏、乐虎等等,当前红牛依然是一家独大,但其他功能饮料品牌也在崛起,特别是娃哈哈的启力、达利的乐虎、中沃的体质能量等功能饮料产品都在竞逐市场,在前有红牛压制,后有新兵追赶的情况下,东鹏饮料的增长空间较为有限。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就功能饮料行业而言,该行业进入门槛、技术壁垒相对较低,除了红牛,其他品牌都很难构筑起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整体市场空间虽然挺大,但单个品牌的发展前景不是特别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