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签赚4万!3万股民笑开花,联影医疗上市首日暴涨70%
在MR、中签赚万CT等高端医疗设备领域,民笑可以说是开花唯一能与“GPS”掰手腕的中国企业。
受联影医疗(688271.SH)上市刺激,联影沉寂多时的医疗生物科技行业二级市场再度活跃起来。
8月22日,上市首日国产高端医疗设备领军企业联影医疗正式登陆科创板,暴涨发行价为每股109.88元,中签赚万总募资规模达到109.88亿元。民笑这一数字远超“医械一哥”(300760.SZ)2018年上市时59.34亿元的开花IPO募资规模,成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史上募资规模最大的联影IPO。
图片来源:联影医疗官网上市首日,医疗联影医疗开盘大涨,上市首日盘中涨幅一度超过70%,暴涨截至收盘,中签赚万联影医疗报收181.22元/股,涨64.93%,总市值达1493.54亿元,是A股市场上市值第二高的医疗器械企业,仅次于迈瑞医疗的3626亿元。从市盈率来看,按上市首日的收盘价计算,联影医疗目前的市盈率已经达到惊人的96.76,而迈瑞医疗的市盈率为40.53。
根据8月11日联影医疗披露的网上中签结果,此次中签号码共30000个,每个中签号码只能认购500股联影医疗股票。在顶格申购的情况下,如果按照今日盘中最高价192.48元/股计算,联影医疗中一签的最高收益4.13万元;如果按照181.22元/股的收盘价计算,中一签的收益为3.567万元。
创始团队背景强大,国资护航
一直以来,以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牢牢把持着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由于上述3家企业的英文首字母分别为“G”“P”“S”,因此业内将其合称为“GPS”三巨头。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原主任杨杰孚指出,我国高端医学设备方面的创新远远滞后于其他行业,“三甲医院的高端设备,(例如)CT、核磁、血管造影机、超声心电图等,最高档设备可以说90%都是进口欧美”。
即使在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能在高端设备领域从“GPS”手中分一杯羹的中国企业仍然寥寥无几。截至目前,在MR、CT等高端医疗设备领域,联影医疗可以说是唯一能与“GPS”掰手腕的中国企业。
长期观察医疗器械行业的行业专家王强对时代财经指出,联影医疗之所以具备与“GPS”较量的实力,与其创始团队带来的西门子“基因”密不可分。“联影医疗的创始团队非常强大,主要团队都来自于‘GPS’,从技术到销售都有更多优势,而且赶上了国产替代的好时候,所以说联影医疗的成长轨迹是没办法复制的。”王强评价道。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其核心团队带有深刻的“西门子”烙印,包括实控人薛敏、董事长兼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张强、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夏风华等人在内的多位高管均有在西门子任职的经历。
除了创始团队技术背景强大以外,联影医疗背后还不乏国资的支持。
2017年9月,联影医疗完成A轮融资,融资规模达到33.33亿元,是当时中国医疗器械设备行业最大的单笔私募融资。该笔融资由大健康基金和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领投。
而招股书显示,联影医疗的第二大股东为上海联和,持股比例为16.38%。股权穿透信息显示,上海联和是由上海国资委100%持股的子公司。
研发强势,团队人均年薪超30万
在王强看来,与很多选择从低端设备切入市场的企业不同,联影医疗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高举高打的策略,在研发方面大量投入,直接进攻高端设备市场。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联影医疗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79亿元、7.56亿元及9.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42%、13.12%及 13.35%,这一比例远高于国内同行。财报数据显示,迈瑞医疗2019-2021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5%、8.89%和9.99%。
在联影医疗研发费用构成中,有60%~70%用于职工薪酬,截至2021年年末,联影医疗的研发人员为2147人,占员工总数的39.19%。按照上述数据计算,2021年,联影医疗研发人员平均年薪超过30万元。
在销售方面,联影医疗也同样选择从高端市场切入。招股书显示,联影医疗的产品目前已经入驻近900家三甲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综合排行榜”里,排名前10的医疗机构均为联影医疗用户,排名前50的医疗机构中,联影医疗的用户也多达49家。
在强势的研发和销售推广策略下,联影医疗很快就站在了行业前列。招股书显示,按2020年度国内新增台数口径,联影医疗的MR、CT、PET/CT、PET/M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DR及移动D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在中国3.0T及以上的MR设备、64排及以上CT产品等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中,联影医疗的市占率也仅次于“GPS”,是前四厂商里唯一的国产企业。
或面临集采挑战
虽然联影医疗一直将“GPS”视为主要竞争对手,但从营收规模来看,联影医疗与“GPS”仍有很大差距。
招股书显示,2021年,GE医疗的营业收入高达1130.09亿元,西门子医疗营收为965.95亿元,飞利浦营收为623.42亿元,GE医疗和飞利浦医疗同期的净利润更是分别高达189.10亿元和67.94亿元。迈瑞医疗2021年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分别为252.70亿元和80.04亿元。相比之下,联影医疗2021年的营业收入为72.54亿元,净利润为14.17亿元。
联影医疗表示,由于同行业公司中的跨国公司均较早进入行业,发展历史较长,公司较上述跨国公司在营收规模、利润水平上仍存在一定差距,总体而言,公司仍处于高速成长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年资尚浅”影响的不止是联影医疗的营收利润规模,还有毛利率。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联影医疗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2.06%、48.81%和 49.71%,虽然毛利率逐年提升,但仍然偏低。2021年,迈瑞医疗在这一指标上为65.02%。
联影医疗解释称,毛利率主要受市场供需关系、原材料采购价格、产品性能和技术先进性、市场销售策略等因素综合影响。在新产品推出时,为快速打开市场、赢得客户,产品毛利率水平可能相对较低,但是随着产品实现迭代升级、附加值提高,毛利率水平则会有所上升。
而和所有医疗企业一样,联影医疗也无法避免集采的可能性,“灵魂砍价”可能会导致企业毛利率下降。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完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列为重点任务,要求开展高值医用耗材、检验检测试剂、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2021年,安徽省率先发布《关于开展 2021 年度全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对全省公立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进行集中采购。
虽然截至目前,大型医用设备国家级的集采尚未开展,但联影医疗在招股书里坦言,如果未来更多省市甚至国家层面出台、实施上述大型医用设备的集采政策,则公司可能面临较大的降价压力;如果公司未能在大型医用设备集采环节中标,则可能面临区域性销售收入下滑的风险。
- ·老龙口白酒入选2022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
- ·预售价可以不是“最低价”但必须是“诚信价”
- ·物流保通保畅:监测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15.4%
- ·北向资金本周“阴晴不定”,净买入宁德时代、比亚迪、迈瑞医疗等金额较多
- ·不懈奋斗 自主创新 弘扬企业家精神 A股市场孕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 ·金融监管风暴持续!越南总理誓言严厉打击金融违规行为
- ·西门子医疗借进博会将创新产品更快落地中国
- ·体育专区再扩容,多品牌新品全球首发|进博会始发站
- ·雨枫:价值投资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它可能不适用于99%的人
- ·SHEIN聘请顶级投行家Donald Tang唐伟担任执行副董事长,助其推进IPO,最初由沈南鹏介绍
- ·中概股+新能源车集体爆发 每经品牌100指数上周涨9.2%
- ·全球首发亮相进博会 爱茉莉太平洋见证“展品变爆品”
- ·厦门国贸:目前剩余的两个地产项目,预售部分已覆盖投入部分
- ·1300亿巨头大动作!豪掷近21亿,取代珠海国资,成这家上市公司“新主”
- ·个人养老金可投公募基金业务新规施行 试行阶段优先纳入符合条件的养老目标基金
- ·暴涨超140% 一签可盈利9万!今年首日最赚钱新股诞生 又是热门赛道龙头
- ·央行条法司副司长:严重资不抵债的机构,要依法实施市场退出
- ·“每4个家庭中有3个租房住”!深圳将收中央财政大红包,专家:增加保障房比开征房地产税重要
- ·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兰州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最新发布……
- ·证券日报评论文章:决不能让锂资源卡住新能源汽车的“脖子”
- ·历届世界杯期间A股表现参差,11月反弹能否延续?
- ·160万人感染,美国流感大暴发!白宫拟推进反垄断立法,科技巨头不淡定了...拜登怒斥推特,马斯克\
- ·融资客加仓1644只个股 医药生物等行业受青睐
- ·价值188万美金、约300克拉,培育钻石项链在第五届进博会全球首发 | 进博会始发站
- ·双标事件一年后,加拿大鹅有点凉
- ·家长称孩子玩原神充值过万未被判定为未成年账号,米哈游拒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