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商行王海山:聚焦融资服务、致力多点齐动,全力探索推进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青岛报道
今年3月,青岛齐动全力银保监会、农商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行王新市通知》,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针对新市民在创业、海山就业、聚焦住房、融资融服教育、服务医疗、致力作养老等重点领域的多点金融需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探索推进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民金完善金融服务,青岛齐动全力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农商提升金融服务的行王新市均等性和便利度。
青岛农商银行零售金融部副总经理王海山日前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海山腾讯安全联合主办的“金融服务新市民,如何克服风控难关”研讨会上表示,全力提升新市民服务水平,有效衔接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部署,为抓好抓实落地执行,该行印发了《金融助力新市民美好生活行动方案》,设计配套了专属产品、专属服务、专属渠道、专属优惠、专属便利,并将服务新市民的相关产品、增值服务和优惠减免政策进行了详细梳理,编制了《青岛农商银行金融助力“新市民”美好生活服务指南》,以及通过微信公众号开通新市民专属的线上申贷渠道,指定专人对接、派单,助力提高新市民融资均等化、可得性。该研讨会也是“共建金融风控科技”系列闭门研讨会第二站。
在王海山看来,新市民覆盖范围广泛,涉及家庭成长的全周期,相关金融服务涵盖信贷融资、风险分散、财富管理、支付结算等多个领域,“客观来看,其中有关立业安家、生产生活最集中,也是更能体现银行差异化服务的当属信贷融资需求。”
“而限于融入城市生活的时间不长等客观因素,新市民在贷款融资方面暂时可能存在人员流动性较大、事业初创期轻资产、本地化工作经历简单、征信数据较少等制约因素。”王海山表示,并介绍称,针对该类客观情况,该行主要从服务扩面与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相结合、强化科技支撑保障、用好风险分担机制三个方面推进工作开展:
服务扩面与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相结合方面,以“网格化”服务为载体,在青岛全市划分5000余个网格,依托地方法人银行“点多、面广、情况熟”优势,“定人、定格、定责”,在金融服务新市民工作起步阶段,有效保障了工作覆盖面。同时,在“网格化”服务中,充分借助与市场管理方、居委会、工商部门、网格员等方面的沟通对接,积极运用“背靠背”评议、打分卡等方式,在目标客户定位、筛选、评级等方面,借助更加贴近新市民的社会化力量,收集更多的“软”信息,从积极消除信息不对称性入手,同步推进信贷投放和风险防控。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服务质效方面:一是充分发挥IPC微贷技术与本土化实际相结合的优势,突破了依赖抵押物、固定资产的传统业务瓶颈。依托交叉检验技术,更加注重新市民的发展前景,在信用贷款、抵押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尤其对于轻资产、初创期、小微型客户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充分用好充分结合的信用贷款产品“信e贷”,与挂钩公积金、社保等职工类型客户特有信息的信用贷款产品不同,针对新市民客户,可以通过线下采集客户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基础信息,在输入模型测算后为客户授信,并支持其线上提款。
据王海山介绍,运用该原理,该行专门为新市民开发了“幸福E贷”专属线上信用贷款,自4月份上线推出以来,累计发放“幸福E贷”金额10291万元、666户。同时,为降低经营小微商户新市民的融资门槛,有效解决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依托扫码收单数据,该行专门开发搭建了扫码收单模型,并实现了对“扫码商户贷”新市民客群的准入优化,截至今年8月末,共授信2000余户、金额近2亿元。
三是锁定服务场景,定位来青岛就业创业新市民客群住房需求,接入公积金社保缴存数据,专门推出“赁e贷”,有效解决新市民住房租赁资金需求。针对物流从业人员,创新研发“畅流E贷”线上信贷产品,通过执行优惠利率,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全力做好创业担保贷款推广应用方面,借助稳就业政策支撑,充分用好该产品在风险分担、借款人经营期限、担保方式等方面的优势,为包括新市民在内的客户提供融资支持。
“借助独特的产品优势,精准对接新市民客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推介,在风险分散和更好地适合新市民特点方面具有较好成效,收到了较高的反响,已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亿元,余额1.5亿元。”王海山表示。
王海山还指出,新市民分布分散,花费一定精力识别是当前金融服务中面临的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虽然借助全面推进“网格化”服务工作,能够在面上形成较好的覆盖,但在效率方面存在着“短板”。
“借助政务、第三方等相关平台,集中批量定位新市民客群,是实现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思路上,本行积极进行了尝试。”王海山表示。
结合青岛市“双招双引”激励政策实施,充分利用渠道优势,加强与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合作,为来青岛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次性安家费、住房补贴及小微企业就业补贴代发服务,累计服务来青高校毕业生超过35万人;借助全市首批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入驻优势,积极做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监管和农民工劳务工资支付工作,截至8月末,已累计为8.1万名农民工发放工资35万人次;借力全市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的工作导向,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客群,尤其是关注新市民与灵活就业人员的交集,以发挥好自身渠道优势为着力点,开放100余家网点,覆盖全市,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社保参保、停保及补缴等服务,服务客户突破10万人。
王海山表示,通过上述举措,该行逐步积淀了丰富的基础客群,这为通过大数法则分析各个新市民客群的金融服务需求特点,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发挥了积极作用。如,通过在该进行样本分析发现,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持有信用卡产品,农民工客群办理较多的业务是活期存款,灵活就业客群持有产品更多,尤其是在信贷融资方面有着相对更高的需求。
“目前,提升新市民服务这项工作只是起步,相对于其丰富的内涵,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王海山表示,未来希望能够进一步借力新市民的贷款风险分散机制、客群定位、金融科技、服务平台等方面的有力支撑,更加充分地参与到金融服务新市民的工作中,凝心聚力共同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作者:李愿 编辑:周鹏峰)
- ·密集自购!四季度机构频频出手,抄作业吗
- ·拜登雄心难实现?特斯拉供应商:美国根本没有足够的锂生产电动车
- ·外交部:雅万高铁和中老铁路是深化互利共赢合作的生动缩影
- ·外媒:国际牛肉企业看好中国市场
- ·欧洲央行管委Centeno:12月加息低于75个基点的条件已经具备
- ·连平:美国经济衰退可能难以避免
- ·网易:向四川泸定首期捐赠150万现金与物资 驰援抗震救灾
- ·中国医药公司研发费用100强:百济神州50.2亿,恒瑞医药21.8亿,复星医药18.2亿(2022上半年)
- ·三六零净亏20亿、360数科净赚30亿,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
- ·快讯:WTI原油期货短时间快速跳水超2%
- ·华为Mate50系列手机确认搭载Harmony OS 3.0系统
- ·京东超市发布新战略,同城业务与下沉市场成重点方向
- ·上半年营收增长近10% A股公司担纲中国经济“压舱石”
- ·美元兑日元站上141,日内涨0.30% 续刷1998年8月以来新高!
- ·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科技发展应用与安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2中国金融科技论坛在京举办
- ·台餐饮业抢占中秋宅家烤肉商机
- ·股指期货涨跌不一 IH主力合约涨0.62%
- ·工信部:下一步开展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 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 ·璋利国际复牌暴涨超450%,公司此前停牌已达20个月
- ·张杨、郑巍山、袁曦、卢轶乔、方伟在基金中报中说了啥?
- ·五道口金融学院周道许:金融科技安全是整个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复星医药:公司执行董事、部分高管拟合计增持不低于46万股公司股份
- ·“扣车”变成产业链:规范共享单车不能“利”字为先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
- ·今年前10个月上海进出口总值3.46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 ·沃森生物董秘被置留调查, 曾任职云南地方旅游、城投等部门,持股市值超4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