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对中国中免等10家免税企业开展指导,促进消费恢复扩大
转自:市说新语
市场监管总局对、市场税企海南免税、监管家免进消中免日上、总局展中出服免税、对中导促中侨免税、国中、业开深圳免税、费恢复扩珠海免税、市场税企海旅免税、监管家免进消海控免税10家免税企业开展行政指导。总局展
1月5日,对中导促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国中近年来,业开我国免税行业快速发展,费恢复扩顺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市场税企美好消费需要。同时,随着免税品经营从线下向线上延伸,一些免税企业对法律政策的理解尚不到位,关于免税品网购“退货难”“退款难”等问题的消费者诉求开始增多。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要求,1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对中国中免、海南免税、中免日上、中出服免税、中侨免税、王府井、深圳免税、珠海免税、海旅免税、海控免税10家免税企业开展行政指导。
会上,总局执法稽查局负责人指出,部分免税企业开展网上销售时格式条款不公平、信息披露不充分、售后服务不完善,容易误导消费者,排除和限制了消费者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质量问题退货等权利,有损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消费信心和预期,不利于免税行业健康发展。
网监司负责人指出,免税企业拟定格式条款时应当坚持公平原则,不得含有免除经营者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等不公平不合理的内容。开展网上销售时要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一是落实信息公示义务,全面真实准确及时披露商品信息,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二是完善平台规则协议,明确进入和退出平台、商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举报线上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
执法稽查局负责人强调,免税企业向境内消费者销售已进口的商品,适用境内法律,应当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各项规定,“免税不免责”。一是严格履行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义务,不得擅自扩大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范围,对法定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应当显著标识和供消费者确认。二是全面履行质量担保责任。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商品有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可在七日内主张退货,七日后主张换货、修理等,不得设置额外门槛和条件。三是完善商品信息披露。对免税品和非免税品要区分不同销售页面、明确标识商品类别、规范明码标价,不得打着“免税”旗号误导消费者购买非免税品。四是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畅通拓宽售后渠道,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解决效率,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投诉举报,促使更多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
满足人民的美好消费需要,是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保护消费能力和市场内生动力。市场监管总局将一如既往支持免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指导企业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促进消费恢复扩大,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保障高品质生活。
(责任编辑:焦点)
- 德国总理朔尔茨:“去全球化”是一条危险的死胡同
- 全球楼市进入寒冬:新西兰房价创30年来最大跌幅,连新加坡楼市也熄火了
- 欧盟高官:欧盟已向乌克兰提供了80亿欧元军援
- FTX的极速坠落,展现了银行挤兑的哪些典型特征?
- 太罕见!“股神”巴菲特又出手了
- 《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革方案》印发:着力破解老楼加装电梯难题
- 家得宝第三季度每股收益4.24美元 上年同期3.92美元
- 特斯拉“失控”事件新进展:上海鉴定机构已到潮州,16日现场鉴定
- “摩天大楼日”,反思摩天大楼
- 哔哩哔哩领涨中概股 盘中涨超20%
- 交易商协会:龙湖集团已完成200亿元中期票据注册
- 高鑫零售发布2023财年上半年业绩 收入406.11亿元,线上业务实现14.3%增长
- 梦洁股份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此前存关联方资金占用、违规财务资助问题
- 美联储副主席称可能“很快”会放缓加息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