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胶原蛋白公司巨子生物赴港IPO,毛利率87.2%直逼茅台
“医美面膜第一股”争夺战又添一名选手。国内公司港
5月5日,胶原巨生巨子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蛋白拟赴香港主板IPO。物赴巨子生物创立于2000年。毛利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率直设计、逼茅开发和生产以重组胶原蛋白为关键生物活性成分的国内公司港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和基于稀有人参皂苷技术的功能性食品。
招股书显示,胶原巨生作为中国最大的蛋白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巨子生物目前的物赴产品组合共有105项SKU,包括功效性护肤品、毛利医用敷料和功能性食品的率直八大主要品牌,即可复美、逼茅可丽金、国内公司港可预、可痕、可复平、利妍、欣苷(SKIGIN)及参苷。
2019年至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巨子生物收入分别为9.57亿元、11.91亿元和15.53亿元。不过,靓丽的业绩主要集中在两个“网红”品牌可复美和可丽金。前者为皮肤科级别专业皮肤护理品牌,主打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及次抛精华;后者为中高端、多元化的功效性皮肤护理品牌,主打类人胶原蛋白喷雾及面膜。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这两者下的产品销售额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80.6%、82.4%和91.7%。
与动物源性胶原蛋白不同,重组胶原蛋白的优势在于更高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兼容性、更低的免疫原性等。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预计,按零售额计算,2022年至2027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规模将以42.4%的复合年增长率从185亿元增至1083亿元。
而巨子生物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重组胶原蛋白和稀有人参皂苷的最高产能的公司之一。目前,其重组胶原蛋白的年产能为10880千克,稀有人参皂苷的年产能为630千克。
产能优势带来的规模相应使巨子生物的毛利率颇高。报告期内,其毛利率分别为83.3%、84.6%和87.2%。而同行业来看,创尔生物和敷尔佳的毛利率均在80%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巨子生物本次IPO募资的用途之一为扩建产能。其中,重组胶原蛋白的总设计年产能约为212500千克,稀有人参皂苷的总设计年产能约为267800千克,分别是现有产能的近20倍和425倍。
在销售管道方面,巨子生物采取了线下直销+经销商和在线直销两种模式。前者覆盖了超过1000家公立医院、约17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约300个连锁药房品牌,以及约2000家化妆品连锁店及连锁超市门店;后者则面向天猫、京东、抖音、小红书和拼多多等电商和社交媒体平台,及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的自营部门。
与敷尔佳等相似的是,近年来,巨子生物也逐步在线上直销上着重发力。报告期内,巨子生物通过DTC店铺和面向电商平台的在线直销收入分别为1.58亿元、3.07亿元和6.44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6.5%、25.8%和41.5%。
不过,一方面看,在线直销超过90%的毛利率拉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上涨;但另一方面,在线营销活动的增强也使得销售费用连年走高。报告期内,巨子生物的销售费用分别为9379万元、1.58亿元和3.46亿元,分别占年总收入的9.8%、13.3%和22.3%。不过,公司的经调净利率略有下滑,分别为60.1%、56.5%和53.9%。
此外,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巨子生物共有84名研发人员,其近三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40万元、1338.1万元和2495.4万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2%、1.1%、1.6%。招股书显示,巨子生物本次IPO募资还将用于研发投资和增强全管道销售及经销网络等。
(责任编辑:百科)
- 10月以来最高涨幅超40% 多只医药基金业绩亮眼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扩大带量采购范围
- 亏损3年股价9连板,发生了什么?
- 疫情、缺芯、冲突交织,二手车出口一枝独秀
- 收盘:美股周一收跌 纳指下跌1.1%
- 外媒:锂价暴涨推高电动汽车成本 电池价格将明显上涨
-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生物谷控股股东及实控人遭立案调查
- 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国办提出24条意见
- 被指包装资产诈骗联创股份进行并购 一名主犯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 快狗打车考虑最早于六月在港进行1.5亿-2亿美元的IPO
- 近一倍溢价收购是否损害上市公司利益?5G概念股飞荣达收购8家公司7家亏损
- 上海企业复工复产进行时,中小微科技企业待纾困
- 今起进返京人员须落地“三天三检”
- 谷歌 Google X 开源抓取机械臂,无需人工标注就能一眼找到目标零件,正确率达 87.8%